之前在開放性動脈導管的文章中提到,小嬰兒在媽媽肚子裡時,肺還沒有開始工作,因此流入的血流少,換句話說,進入右心的血液,會經由特別的管道流到全身而不流經肺,這就是所謂的胎兒循環(fetal circulation, 見下圖)。這所謂特別的管道,其一就是之前提到的開放性動脈導管,一部分血液進到右心室到肺動脈,就會經由開放性動脈導管流到主動脈,另一個特別管道就是這篇的主題,卵圓孔

fetal_circulation  
(modified from website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)

 

什麼是卵圓孔?

左心房和右心房中間的隔板,叫做心房中膈(atrial septum)。在胎兒期間,心房中膈上會個小洞,這個小洞其實是像一扇門或是瓣膜的構造,從右心房比較容易往左心房推出去(如下圖藍色的血流)。上下腔靜脈(就是全身靜脈回流匯流處)進入右心房後,一部分血液就從這個小洞流到左心房,再到左心室流到全身。

出生後,左心房的壓力稍高,會把這塊向瓣膜的構造壓向心房中膈,讓從右心房到左心房的分流停止,並可能有少量的左心房到右心房的分流(如下圖紅色的血流)。隨著小嬰兒長大,這個小洞就會慢慢關閉,大多數小朋友在一個月內換關閉,也因為如此,台灣兒科醫學會心臟次專科委員會才會建議,若無明顯心雜音、心衰竭、發紺等症狀,新生兒心臟超音波自費篩檢最好是滿月之後才做(見嬰兒開放性卵圓孔之心臟超音波追蹤指引)。但仍有些小朋友遲至六個月到一歲甚至更大後才關閉,這就稱為開放性卵圓孔,或叫做卵圓孔未閉合。根據小兒心臟科的教科書,如果去做經食道超音波(比經胸壁心臟超音波看得更清楚),健康成年人有24%的人這個卵圓孔未關閉。

PFO_rev    
(modified from website of Cleveland Clinics)

開放性卵圓孔對小寶寶會有甚麼影響?

基本上沒甚麼影響,這種缺損因為很小,經過心房中膈的分流有限,不會導致心衰竭或心雜音,小朋友的生長發育也不會受到影響。

如果一直持續沒關,會有甚麼併發症嗎?

一般而言,這個洞的存在不會導致甚麼問題(上面也說了,有24%的"健康"成人還有這個洞),但研究顯示某些中風和偏頭痛似乎和開放性卵圓孔有關。中風的成因,有可能是ㄧ些周邊靜脈來的小血栓從跑到右心房後,穿過卵圓孔進到左心房左心室後,打至主動脈引起缺血性中風。儘管如此,把這個洞關起來,也未必能完全避免中風的發生。

那麼,有哪些治療選項呢?甚麼時候要治療呢?

一個可考慮的治療就是進行關閉手術。目前首選是用心導管關閉,目前已有多種不同的關閉器可以進行卵圓孔的關閉,程序就像第二型心房中膈缺損的做法一樣:從鼠蹊部放靜脈導管,把關閉器經由導管送至心臟,過程中因為要精確定位,可能要輔以經食道超音波 (TEE,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) 或心臟內超音波 (ICE, intracardiac echocardiography),一般三天到四天即可出院(如下圖)。因為心導管技術的成熟,外科手術通常是不需要的,除非有其他必須開刀的心臟疾病,可能順便把這個小洞關起來。

治療時機就有比較多爭議,但簡單說,沒有症狀的不需要治療,定期追蹤即可,若有出現中風的情況,且經由檢查有看到右心房至左心房分流,找不到其他引起中風的危險因子,就可以考慮進行關閉,或者,也可以先考慮用藥物避免血栓的形成,但若有反覆中風的情況,原則上會建議進行關閉。

transcatheter_closure_PFO      
(modified from N Engl J Med 2005;353:2361-72)

總結來說,這是一個胎兒循環留下來的小洞,對大多數人而言是良性無症狀的,如果沒有症狀,是不需要治療的。

by Dr. 傅俊閔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fu19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