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氣球,想到氣球就想到嘉年華,或是台東的熱氣球,整個心情都high起來了……可惜,氣球導管沒你想的那麼有渡假的fu……

 

balloon  

肺動脈狹窄或肺動脈瓣膜狹窄,目前的治療可以用心導管治療或外科開刀治療,以往在沒有心導管治療的年代,必須仰賴開胸手術;時至今日,以心導管治療肺動脈狹窄或肺動脈瓣膜狹窄已經發展約30年,看起來很方便,傷口小、復原快,可是,心導管治療還是有其風險,即使過了30年,這些風險仍然存在……

 

如何以心導管治療肺動脈狹窄或肺動脈瓣膜狹窄?

執行心導管治療時,會將氣球導管伸入至狹窄的地方,將氣球導管打氣讓氣球鼓脹,將狹窄地方撐開。聽起來很簡單吧……

   

    

  

 

如果你覺得很簡單,那就錯了……

首先,必須由股靜脈(或頸靜脈)將導管伸到心臟內,所以必須有一個短導管置放在股靜脈(或頸靜脈)在年紀小的小孩,這個步驟決定了今天的心導管會做多久……

因為幼童血管很細,所以小兒心臟科醫師要花很多時間置放短導管在股靜脈,有時候在導管室,花了2小時在找股靜脈,然後只花1個小時就可以把肺動脈狹窄擴張完成。眼看著隔壁間的成人心導管已經做完4台治療,小兒心臟科醫師還埋首在第一步驟—速度像蝸牛一樣緩慢地……找血管,找到心都酸了還找不到……邊找邊想,我是不是走錯科了…

 

病人(醫師)有什麼風險?

你可能會覺得標題很奇怪,病人有風險我知道,醫師幹嘛有風險?

現在小孩生的少,每個都是寶(都是寶沒什麼錯,我也有2個寶),出了差錯醫師就倒大楣了!問題是,這樣的先天性心臟病,不治療會心臟衰竭,治療又可能倒大楣,欸……倒什麼大楣呢?

1. 肺動脈剝離

氣球導管撐開時,狹窄的血管就有破裂的可能,運氣好的話,只有肺動脈剝離,平日沒燒香拜佛的,就直接血管破裂急救了……(拜拜真的很重要)

 

2. 急性右心衰竭

水在水管流動時,如果把水管堵住了,水壓會急遽升高;氣球導管撐開時,狹窄的部分被擋住了,肺動脈通道不通,心臟的壓力也會急遽升高,有可能導致急性右心衰竭,要是鬼月忘了跟兄弟打招呼,心臟破裂……

 

3. 心跳突然減慢、或停止

這很常見,還好大部分只有心跳突然減慢,過幾十秒就會恢復;在心跳減慢時,心臟科醫師都會冷汗直流、度秒如年,深怕心跳回不來。可是,天不從人願,有少數病人就是會碰到心跳完全停止、需要急救!這是醫師的噩夢,大家都不想遇到,可是……這種事就是無法預測、無法避免……

 

4. 心律不整

導管、金屬導線經過心臟時、或氣球導管撐開時,都有可能出現嚴重心律不整,當然也可能致命。

 

5. 氣球導管破裂卡住血管支架

有些情況會放置血管支架在動脈上,血管支架是金屬支架,萬一金屬勾破氣球導管,氣球導管破裂卡住,這時想移除氣球導管就沒辦法了,硬扯又可能把動脈扯破,這時只能開胸手術,劃開血管取出氣球導管……可以想見一定很慘烈。以家屬的角度而言,做心導管結果要緊急開刀,心裡一定OOXX……

 

pop  

 

6. 血胸

肋膜腔積血、病人失血休克,又添一件英勇事蹟讓人家說嘴。

 

7. 肺水腫

很狹窄的血管,血流一向很少,突然把它打通了,氣血運行的結果,就是造成再灌流傷害,接著,肺水腫、咳血就來啦……哎呀,進去的時候好好的,出來怎麼會咳血,X的,這個醫生一定沒經驗,把我們弄成這樣……

 

8. 金屬導線刺穿肺動脈

很少發生,但文獻上有報告。心導管刺激的地方,就是你永遠想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令你膽顫心驚的事。還去義大世界坐什麼極限挑戰、海盜奇航,來導管室就好了,又不用錢……

 

極限挑戰  

 

9. 股靜脈血管破裂

也有遇過氣球導管要從股靜脈移出時,拉不出來的……

 

10. 顯影劑過敏

沒辦法,就是有人對顯影劑過敏,還沒開始做氣球擴張,先複習一堂急救課程……

 

做氣球擴張這麼危險,為什麼不先找外科?

 

外科手術治療肺動脈狹窄,必須開胸手術,開刀時也是有出血的可能,而且傷口大,術後照顧感染風險自然比心導管高,開完後又有胸管、又有氣管插管、又要用鼻胃管餵食,住院天數長,恢復時間也長。更重要的是,要是你生的是辣妹,先送你一條10幾公分的疤,長大後怎麼去跟人家參加墾丁的春吶...

 

每一種侵入性治療都有風險

其實也不是心臟科醫師多可憐,每一科醫師做侵入性的治療,都有各式各樣的風險,治療腦血管瘤的神經放射科醫師,血管一破病人就中風;心臟外科醫師手術時,大血管破裂就休克;腸胃科醫師作大腸鏡,腸子一破就腹膜炎;光是婦產科醫師,接生時難產,新生兒窒息腦傷也要算他的……

這些都無法預測,誰都不想遇到,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?所以農曆七月,就會看到一大推醫生擠在醫院大門口,爭相搶香拜拜……在醫院的各個角落,心導管室、開刀房、加護病房、產房……香煙裊裊,乍看之下,以為今天走到行天宮上班。拜拜真的很重要,因為除了祈禱,沒什麼方法能全身而退,人定勝天在這裡是奢侈的想法...

醫療就是這樣,任何侵入性檢查和治療,一定都有相對應的風險,要不是身體零件已經出現問題了,誰願意冒這種風險來治療病人呢?

by Dr. 楊明浚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明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